清明連假後蚊蟲大軍來襲!專家教你3招打造無蚊居家環境

清明假期剛結束,溫暖潮濕的天氣正是蚊蟲最愛的繁殖環境。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,每年4月至10月是台灣蚊蟲活動的高峰期,登革熱等病媒蚊傳染病的風險也隨之升高。

蚊蟲不僅造成皮膚搔癢不適,更可能傳播登革熱、日本腦炎等嚴重疾病。專家指出,住家周邊的積水容器是蚊蟲孳生的溫床,一個小小的瓶蓋積水就可能成為上百隻蚊子的搖籃。

要有效防治蚊蟲,可從三個面向著手:第一,每週定期檢查住家內外可能積水的地方,如花盆底盤、廢棄輪胎、水溝等;第二,安裝紗窗紗門,睡覺時使用蚊帳;第三,必要時可使用經環保署核準的環境用藥,但需注意正確使用方法。

許多民眾會使用蚊香或電蚊拍來驅蚊,但這些方法僅能暫時解決問題。最根本的防治之道還是清除孳生源。社區居民若能共同維護環境整潔,將能大幅降低蚊蟲密度。

除了登革熱外,近期也需注意恙蟲病的威脅。恙蟲喜歡棲息在雜草叢生的環境,民眾到郊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,並使用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。返家後要儘快沐浴換洗衣服,檢查全身是否有被叮咬的痕跡。

家有嬰幼兒的民眾要特別注意,不建議對2個月以下嬰兒使用防蚊藥劑,可改用物理性防護如蚊帳。孕婦使用防蚊產品前也應諮詢醫師建議,選擇適合的成分與濃度。

隨著氣候變遷,蚊蟲活躍季節有延長的趨勢。養成良好的防蚊習慣,不僅能讓家人遠離蚊蟲騷擾,更能預防傳染病的發生。從今天開始,就動手整理住家環境,向蚊蟲說不!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
尋找板橋牙周病治療的醫生,請推~
寶寶牙齒脫鈣的原因其實來自多種原因
兒童牙齒矯正推薦名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