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酸助消化卻引發不適?破解胃逆迷思:原因不在胃酸過多

許多人誤以為胃酸過多會導致胃逆,但事實上胃酸是消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。胃酸能夠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,殺死隨食物進入胃部的細菌,同時促進小腸對營養素的吸收。當胃酸分泌不足時,反而會引起消化不良、腹脹等問題。

胃逆的真正原因往往與下食道括約肌功能異常有關。這個肌肉環位於食道與胃部交界處,正常情況下會緊閉防止胃內容物逆流。當它鬆弛或功能失調時,即使胃酸分泌量正常,也可能導致胃酸逆流至食道,引起灼熱感等不適症狀。

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是影響胃部健康的重要因素。暴飲暴食、進食後立即躺下、穿著過緊的衣物都可能增加腹壓,促使胃內容物逆流。壓力過大也會透過神經系統影響消化功能,間接導致胃逆症狀加重。

某些藥物如阿斯匹靈、消炎止痛藥可能刺激胃黏膜,長期使用會削弱胃部的保護機制。吸菸、飲酒等習慣同樣會損害胃部防禦系統,增加胃部不適的風險。

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對預防胃部問題至關重要。細嚼慢嚥可以減輕胃部負擔,避免在睡前2-3小時進食能降低夜間胃逆的機率。高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有助於維持消化系統正常運作,而過度攝取咖啡、巧克力等可能鬆弛下食道括約肌的食物則應適量。

規律運動能促進腸胃蠕動,改善整體消化功能。但要注意避免在飽餐後立即進行劇烈運動,這可能增加胃部壓力。適度的腹部運動可以強化核心肌群,間接幫助維持消化系統的健康狀態。

當出現持續性胃部不適時,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。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胃鏡檢查或其他診斷程序,以確定確切原因並制定適當的治療計劃。自我診斷和隨意服用制酸劑可能掩蓋潛在問題,延誤正確治療時機。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解析腎臟功能告訴你為什麼要洗腎
過敏原檢測 – 你的營養,可能是孩子的毒藥!
鼻子過敏檢測可以檢測出什麼嗎?
慢性食物過敏檢測見的過敏食物有那些
過敏一定得吃藥嗎?我想做
過敏檢測要去哪裡檢查?
覺得牙齒怪怪的,有輕手的
牙齒診療醫生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