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注意!長期服用止痛藥恐成腎病隱形殺手

在台灣,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人數逐年攀升,這兩大慢性病已成為國人健康的主要威脅。然而,許多患者不知道的是,長期服用止痛藥可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,甚至導致腎功能衰竭。

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,每年新增的洗腎患者中,約有20%與不當用藥有關。止痛藥中的非類固醇抗炎藥(NSAIDs)會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,減少腎臟血流,對於已經因糖尿病或高血壓導致腎功能受損的患者來說,無疑是雪上加霜。

台北榮總腎臟科主治醫師指出,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控制不佳,容易引發糖尿病腎病變;高血壓患者則可能因血壓長期偏高,造成腎小球硬化。這兩類患者的腎功能本就較一般人脆弱,若再長期服用止痛藥,腎臟負擔將大幅增加。

臨床研究顯示,合併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患者,若每天服用NSAIDs類止痛藥超過3個月,腎功能惡化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.6倍。這類藥物在台灣取得容易,許多民眾會自行購買服用,卻不知可能帶來嚴重後果。

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,民眾使用止痛藥應遵循「三不原則」:不自行長期服用、不超過建議劑量、不混合使用不同止痛藥。特別是慢性病患者,更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,定期監測腎功能。

對於必須使用止痛藥的慢性病患者,醫師建議可考慮選擇對腎臟影響較小的藥物,如乙醯胺酚(acetaminophen),但仍需嚴格控制用量。同時,積極控制血糖和血壓,才是保護腎臟的根本之道。

台灣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呼籲,糖尿病患者應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%以下,高血壓患者則應維持血壓在130/80mmHg以下。定期檢查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,能早期發現腎病變跡象,及時介入治療。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
把握兒童牙齒矯正6-12歲成長期
專業
板橋植牙醫師推薦
兒童牙齒根管治療不用怕!看牙醫有小撇步
過40歲拉警報?何時該看「
不孕症」門診?
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相關資料
板橋牙周病治療診所比較專業的醫生有嗎?